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医方剂 > 常用方剂 > 和解剂 > 和解少阳 > 小柴胡汤
编号:12387642
曹氏误判小柴胡汤为汗剂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12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22期
     几年前,笔者有幸参加一个关于曹颖甫先生的学术研讨会,初闻曹颖甫先生称“小柴胡汤是发汗剂”,很感奇怪。后拜读其《伤寒发微》始知是其以《内经》释《伤寒》之故。近反复读《伤寒论》有关瞑眩的论述,联想到曹氏提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,始悟其误断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原因之一:混淆发汗与汗出

    误读《伤寒论》条文

    发汗,是经方针对表证,应用最早、最多,通过发汗愈病的治疗方法。在《伤寒论》用于太阳病、少阴病,如桂枝汤、桂枝加附子汤、麻黄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等,皆属发汗剂。但小柴胡汤历来被认为是和解剂,曹氏为什么把小柴胡汤当成发汗剂?分析其缘由,可能对读懂《伤寒论》有所裨益。

    曹颖甫提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,见于对《伤寒论》第101条的注解。原文:“伤寒中风,有柴胡证,但见一证便是,不必悉具。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,若柴胡证不罢者,复与柴胡汤,必蒸蒸而振,却复发热汗出而解。”

    曹颖甫注解道:“凡柴胡汤病证,不惟以口苦咽干目眩言之也。少阳无正病,故方治绝少,所谓柴胡汤证,皆以太阳病邪内陷言之。是无论太阳伤寒由水分内陷者,当从汗解;即太阳中风从血分内陷者,亦当从汗解……后文云:潮热者实也,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。夫所谓解外者,与上欲解外者用桂枝汤本同一例。桂枝汤解外曰发汗,柴胡汤之解外,独非发汗乎?不发汗,则营卫二气之内陷者,何自而出乎?况本篇又云:呕而发热,柴胡汤证具,而以他药下之(非大柴胡汤),柴胡证仍在者,复与柴胡汤,必蒸蒸而振,(却)复发热汗出而解。合之本条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823 字符